【展会快讯】第九届全国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学术会议在长春开幕
第九届全国静电纺丝技术与纳米纤维学术会议于9月22-24日在长春市五环国际大酒店举办。23日上午举行了大会开幕式致辞,由吉林大学卢晓峰教授主持,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琰铭教授、吉林大学王策教授、清华大学危岩教授、东华大学王先锋教授先后致辞,随后进入大会报告环节。
大会现场
首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余彦教授以”电纺丝遇到二次电池,从“锂”到“钠””为题发表报告。余教授基于静电纺丝碳纤维通过设计多通道、微孔、核壳结构及化学键锚定等策略,缓解了电极体积变化,促进了电子、离子迁移传输效率、提高了反应动力学。并在锂资源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,为钠硫,硫硒电池的核心部件设计及性能优化提出了新策略。
余教授报告现场
第二位报告人是江西师范大学教授、江西先材纳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豪情,其报告的题目为“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方向--产业化与市场前景过去、今天和将来”。侯教授慷慨分享了十几年以来纳米纤维材料研发创业的心路历程,并展示了超轻保暖纳绒材料及高强度纱线材料的优异性能。高性能材料为PI纳米纤维在保暖填料、成衣制备及潜在方向的规模生产及应用开拓了重要方向。
侯老师汇报现场
第三位发言人是中国医学科学院、北京协和医学院、清华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张其清教授以“胶原纤维产业化推动我国生物经济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,深耕胶原基材料引导再生领域,通过产学研深度结合,形成了胶原可吸收缝合线,医用膜、修复膜和基于海洋废贝类的骨填充材料、闭合夹等一系列一系列高端可植入类医疗产品。张教授深信科研产业化是国家富强的必经之路,呼吁大家更多关注发明并关注成果转化。
张教授报告现场
上一页